金沙博彩

武环复〔2017〕2号 A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17046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06-28 16:47 来源: 澳门金沙娱乐城

武环复〔2017〕2号 A

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170463号提案的答复

上官莉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社会组织为载体,推动循环经济生活化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认为您从4个方面提出的推动循环经济生活化的建议非常好,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生活化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增强公众对循环经济生活化的认知程度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循环经济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知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提高全民环境道德素质。多年来,市环保局通过精心策划各类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项目,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循环经济生活化宣传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1、开展各类环境主题活动,宣传循环经济生活化知识。每年依托“地球一小时”、“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世界无车日”等环境纪念日,在广大市民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平时,还经常性地深入社区、学校围绕“生活方式绿色化”组织开展循环利用科普讲座、“变废为宝”等多种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生活方式绿色化等环保知识和生活小窍门,号召大家节约资源,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一起践行绿色生活的理念,引导广大市民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地参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全市各学校、社区制作安装137个环保宣传专栏和1000个社区门栋宣传牌,定期更换画面内容,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与欢迎。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加强循环经济生活化宣传教育。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经视直播》、武汉电视台《第一冲击波》、《第一直播室》、湖北电台《资讯频道》开辟环保宣传栏目,向公众宣传循环经济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人民网、长江网、凤凰网《湖北频道》、大楚网等互联网和市环保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循环经济生活化、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知识,引导市民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面向公众宣传,除报纸、电视广播专栏等,还通过电视公益广告、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册和制作环保宣传短片等多渠道面向社会各界宣传循环经济生活化知识,倡导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习惯。

3、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写《武汉城市环境保护教育读本》高中版、初中版、小学高年段、小学中年段系列丛书,将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出版印制并免费发放到全市各级绿色学校中的高中、初中和小学进行教材循环使用,促进了循环经济知识进课堂。鼓励和支持各级绿色学校开展节约能源、绿色生活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制,如光谷第八小学的《节能与环保》、硚口区红旗村小学的《环境与生活》等。将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等作为市级绿色学校(幼儿园)的评审和复查标准,分值达到14分,分值比例占评审复查标准的14%,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也让生活方式绿色化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目前,全市共有市级绿色学校(幼儿园)329所,其中省级116所,国家级6所,国际生态学校24所。

4、编制一系列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读物,不断修订和编印《绿色生活手册》,将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绿色生活手册》,向市民免费发放,积极倡导市民践行绿色环保生活,为武汉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邀请“环保家庭”深入社区,将家庭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好的经验和做好进行讲解介绍。为充分发挥“环保家庭”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投入到绿色(环保)生活中,制作《武汉市环保家庭集粹》,免费分发给各个家庭,通过学习参照,从身边做起,节约资源,践行循环经济生活化。目前,我市共有绿色(环保)家庭102户。

5、市环保局联合市教育局、市科协每年开展武汉市青少年环境大赛,其中包括环境表演大赛、环境征文绘画大赛、环境知识竞赛和武汉市少年环保使者评选活动。把循环经济生活化内容列为环境征文绘画大赛的作文题目和绘画题目,每年都将循环经济的内容列入环境知识竞赛的试题中。2016年,全市参加第十三届青少年环境大赛的总人数已经突破六万人次,占同学龄段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青少年环境大赛也成为全市参加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市级竞赛。武汉市青少年环境大赛的开展,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培养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他们获取环境保护知识,争当保护环境的小公民。

(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打好基础

2013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探索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改体制、简程序、降门槛,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政策措施,各类型社会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市登记社会组织5442个(市级1084个,区级4358个),其中社团2052个、民非3380个,基金会10个,备案社会组织8209个,社会组织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发展体系。2016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46号),明确要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根据该文件要求,结合社会组织的持续推动优势,促进循环经济生活化。

1、稳妥推进直接登记,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类的行业协会商会依法依规进行直接登记,扩大循环经济类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

2、根据我市社会组织发展实际,进一步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大社会组织投入,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方面的社会项目。

3、以正在进行的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为契机,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项目化,重点关注、支持循环经济方面的公益组织。同时,在政府购买服务中,重点关注循环经济类的项目。

4、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以社区为阵地,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积极配合环保部门、教育部门开展“环保公益课堂”项目,推广变废为宝环保公益知识和技能。

(三)发挥妇女在循环经济生活化中的重要作用

1、市妇联多措并举,推动环保类社会组织发展。一是开展项目大赛,激励环保类社会组织加快发展。举办“家•公益”服务项目大赛,面向全市社会组织征集公益服务项目。为鼓励基层草根社会组织参与,特别召开大赛说明会,辅导社区社会组织参赛。大赛收集表彰了一批优秀公益项目,相当多涉及了家庭教育、社区服务等节能环保相关内容,激励了环保类社会组织发展。同时,大赛启发了基层社区运用公益思维、多种形式地推动循环经济生活化。二是开展能力培训,促进环保类社会组织素质提升。组建培训专家团队,依托今年新建成的武汉市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和公益类讲座,提升社会组织人才素质。每月开展基层妇干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项目管理、组织管理课程系统培训。通过这些能力建设培训,帮助基层妇干形成项目化工作思维,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各类社区环保类项目打下基础;帮助环保类社会组织改善管理,提升能力和组织绩效,提高社会组织整体水平。三是开展全面服务,帮助环保类社会组织提档升级。结合今年开展的“千名群团干部下基层”活动,加强与基层女性社会组织的联系,了解当前社会组织的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组织的需求,开展全面服务。特别是运用好武汉市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优势平台,引进专业社工机构为社会组织开展“保姆式”优质服务,从孵化培育到注册辅导,将全方位帮助环保类社会组织提档升级。

2、扎根基层,以小家带大家推动环保工作。一是从特色家庭创建工作这一职能入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有关“两型”社会建设工作中心,聚焦“家庭节水环保”主题,大力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倡导广大家庭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享受绿色时尚生活,将“节水型”创建活动作为两型家庭示范创建活动的重点内容,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家庭投身到节水型小区、节水示范家庭建设。二是近年来,市妇联深化启动了新一轮“节水型小区”、“节水示范家庭”创建工作。联合市水务局、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开展节水型小区、节水示范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的通知》,修订了《武汉市节水型小区、节水示范家庭申报与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创建的工作程序。三是每年联手市水务局、市节水办连续举办“中国水周暨创建节水型小区”活动,开展节水示范家庭评选表彰;广大社区居民们纷纷登台,表演自创群众性节水主题文艺节目,传授节水妙招,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知识抢答,充分调动居民的节水热情,让居民们感受到节水带来的实惠和乐趣。截至目前,我市节水型小区已达111个,居民节水示范家庭1488户,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家庭节水工作品牌。

3、宣传发动,营造循环经济生活化环保氛围。一是依托多渠道宣传,着力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循环经济生活化的倡导,关键在于绿色环保理念的树立。提高环保意识是妇女和家庭参与低碳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力量,在武汉女性官方微信、武汉妇女网、武汉市妇联官方微博等宣传阵地,定期刊载家庭低碳生活小窍门、好点子、新创意,选树“低碳达人”、低碳样板家庭,希望每个家庭及其成员都行动起来,全力营造“家家参与,人人分享”的循环经济生活化的社会氛围。二是依托多层面典型,着力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以“优秀女性走基层”活动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循环经济领域突出的优秀女性典型、文明家庭典型,作为“优秀女性宣讲团”核心团队,进高校、机关、企业、部队、社区(村),开展循环经济生活化宣讲活动,通过优秀女性的宣讲倡导、推广和普及循环经济知识,让低碳生活循环经济的观念走近千家万户。同时,市妇联将推行循环经济化生活作为推选优秀女性典型的条件之一,树立典型表彰优秀,形成推动循环经济生活化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依托巾帼志愿服务,着力在“环保公益”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的带动作用,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的丰富“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环保公益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活动,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掌握变废为宝的环保公益知识和技能。只有掌握了变废为宝的具体技能,才能形成家庭生态小循环。只有环保低碳的理念真正走进家庭,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才具备了深厚的根基。

(四)将循环经济实践活动融入学校教育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市教育局通过加强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倡导低碳文明生活方式,普及循环再利用科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1、以环保教育为重点,提高学生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一是加强中小学环保课堂教学管理,各年级开设环境教育课,学生接受环境教育普及率达85%以上。二是加强学生行规教育明确学生文明雅行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循环利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三是开展各种环保实践活动,举行环保时装秀,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洪山区组织各学校开展征集垃圾回收宣传标语,办废旧物品利用(循环利用)展板、黑板报评比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

2、以垃圾分类为抓手,普及学生循环经济常识。一是印发《市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同循环经济宣传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及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对全市中小学免费下发《武汉市城市环境教育读本》,将环境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环境现状、环境科学知识、垃圾分类和循环经济常态化教育。三是开展循环经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将饮料瓶和废纸等可以直接回收的垃圾,定期出售给垃圾回收站点,所得收入用于班费或者公益捐赠,学生垃圾分类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全市绿色学校开展三精蓝瓶回家公益回收活动。武汉二中回收废旧电池9万多枚;武汉四中回收废旧电池近3000颗,平均每班每月回收废旧饮料瓶约1000个,收入费用全部存入班级“爱心基金”,用于各班环境布置或爱心活动。青山区钢城二中、六中、钢都中学等学校组织学生收集平时校园里可回收垃圾,集中保存出售,所得经费资助学校贫困生,每年每校大约可资助20名贫困生,每生500-1000元。

3、以学校管理为突破,践行循环经济新理念。一是把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实现垃圾减量化。在各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和复查工作中,学校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化是关键性指标,各相关学校都将垃圾分类和食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制品作为垃圾减量化主要措施。各学校将垃圾分类收集纳入到常规卫生检查中,由校值班人员检查督导各班实施情况,并在期末进行总结考评。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制定《华中里小学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垃圾分类日流量表》、《垃圾分类收集汇总表》等制度,落实分类收集工作;常青第一学校制定了《学生清洁用具规范管理细则》、《垃圾分类处理相关规定》、《清洁卫生大扫除检查细则》、《废旧电池回收相关要求》等规章制度。二是实行教材循环使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为节约资料,提高使用教材效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我市开展中小学部分教材循环使用。循环教材按照学生人数足额配备,确保课前有书,人手一册,既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再利用,学校以实际行动践行循环经济。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循环经济生活化方式、方法、途径的大力宣传,在微信、微博、网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刊载低碳生活小窍门、好点子、新创意,进一步营造循环经济生活化的社会氛围。

(二)围绕我市环保工作重点,立足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及学生,以环保纪念日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更多更好的群众性环保主题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活动,寓教于乐。平时在社区、学校精心策划循环经济生活化宣传教育活动,有意识的引导循环经济知识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知识的广泛传播。

(三)充分发挥环保家庭的典型示范作用,注重扩大环保家庭在全市广大家庭中的正面影响力,带动更多社区居民重视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参与意识。

(四)对环保类社会组织提供“保姆式”服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对萌芽期社会组织提供注册协助和场地支持;对初创期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和实践指导;对成长期社会组织提供组织管理和项目支持;对成熟期社会组织提供品牌建设和资源链接。鼓励基层社会组织策划更多环保类公益项目,激活草根环保力量,保障环保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促进循环经济生活化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6月28日

分管领导:张作波 联系电话:85807051

经 办 人:金宪琦 联系电话:85806561

邮政编码:430015

走访委员情况说明

6月22日,提案经办人到市政协办公大楼301室向上官莉娜委员汇报提案办理情况,并征求有关意见。上官莉娜委员对提案的办理态度和具体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对提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7年7月4日印发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十大正规博彩平台推荐 永利博彩 金沙博彩 皇冠体育 网赌平台 威尼斯人网上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