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彩

武环复〔2023〕4号 B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8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10 09:25 来源: 澳门金沙娱乐城

市致公党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落实‘双碳’目标,推动武汉市碳排放重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主要从“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加快碳排放重点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与后期推广、加大绿色金融对企业的定向支持”三个方面,对推动我市碳排放重点企业绿色转型提出了非常中肯务实,且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对我市支持和推动碳排放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地方金融局认真进行了研究和办理。

一、着力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一是严格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与节能项目管理,把好节能降碳“源头关”。市发改委对全市能耗指标波动较大、能耗总量占全市比例较大的重点用能单位进行实时监测,对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下的重点用能单位开展“双随机”监察,监督指导重点用能单位合理用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节能监察制度,确保新投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高效利用;严格落实《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实施办法》,实现全市固定资产项目节能审查全覆盖;严格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第一时间掌握各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情况,督促其不断升级工艺,降低能耗强度。

二是大力支持和推动传统企业节能改造。市经信局发挥工业节能专项引导资金杠杆效应,近年来累计安排近5000万元财政引导资金,支持55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年节能量共约23万吨标准煤),带动我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十三五”期间,我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2.27%;重点支持中韩石化低温热联、联德化学磷酸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湖北北新建材设备煤改气等工业绿色项目改扩建,2022年全市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涉生态环保类项目40余项,总投资超280亿元。

三是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和工业固废循环利用。市经信局组织实施《武汉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武经信节能〔2022〕65号),从政策宣贯、培育库建设、服务诊断、绿色提升、示范引领等方面,推动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行业示范标杆。2022年,新增培育29家企业创建绿色制造示范,26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制造示范。依托宝武环科、武新建材、春笋、北新建材、亚东水泥等重点企业,形成了高炉渣、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建筑废弃物等循环利用产业,大宗工业固废实现了全量化利用,利用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大力研发应用低碳技术

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打造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推动源头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组建湖北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中美清洁能源合作项目“华中科技大学碳捕获平台试验基地”、武汉大学“综合能源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湖北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市科技局实施知识创新专项,支持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双碳战略下固碳型混凝土绿色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基于氧化石墨烯增强的再生砂超高性能混凝土界面性能研究”;实施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大成科创基础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藻基水处理体系碳中和与液体肥料生产技术研究”“工业固废全资源化利用协同CO2矿化利用关键技术”等项目,助力工业领域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应用和升级。

三、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交易市场)方面。目前,我市有9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电力行业企业(含其它行业自备电厂)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约60家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纳入我省试点碳交易市场,覆盖钢铁、石化、水泥、化工、造纸、玻璃建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十余个工业行业。市生态环境局按照省、市关于持续推进和深化碳市场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开展降低碳交易市场门槛、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的前期研究工作,对我市近年来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及全年能耗较大的建筑、交通、大数据中心等非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并提出完善湖北碳市场顶层设计、建立其它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报送制度等建议,为我省深化碳市场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近年来,绿色信贷作为我市绿色金融的主力军,投放规模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末,我市绿色贷款余额5292亿元,同比增长37.8%,是全市平均贷款余额增速的4.3倍。在汉银行业机构不断深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领域信贷投放。其中,不少银行在绿色金融产品上取得创新突破,加大对企业的定向支持,如: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先后推出“光伏贷”“绿色生态贷”“绿色动力贷”等创新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近28亿元;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助力全省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向紫薇都市田园智慧化项目投放绿色贷款4500万元,为小鹏汽车华中(武汉)有限公司投放绿色贷款2.6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发展;汉口银行、兴业银行创新推出全国首单绿色信贷产品“绿保贷”,并发布武汉市本土首单个人碳账户及绿色信用卡。

四、积极倡导培育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一是我市持续加强国内外绿色低碳交流合作,积极与欧盟、英法等国家,能源基金会、iGDP、C40、CCF等组织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开展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经验交流。中国(武汉)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筹)落地运营,链接各大专业院校智力资源,积极谋划双碳课题研究,举办以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工业重点领域降碳为主题的“首义论碳”沙龙系列活动。市发改委常态化开展节能工作培训,邀请企业专家分享智慧能源等节能低碳技术、工作模式;大力推广节能应用,积极服务企业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我市相关重点用能单位达成节能产品技术、绿色信贷等合作。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国家、省、市工作要求,加强我市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日常监管与执法,配合做好碳排放核查、数据报送、专项监督帮扶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连续多年开展碳排放核查、交易等系列培训,不断加强碳市场管理和其能力建设。

二是持续开展“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市发改委和市生态环境局分别组织开展清洁生产专题培训、“智慧节能点亮江城”展示、节能知识宣传推广、武汉市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发布、应对气候变化主旨讲座、联合多个企业发起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倡议等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多维度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下一步,我市将以推动工业重点领域进一步节能增效、加快绿色低碳领域科技攻关、加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挥“政产学研用金”协同作用等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规划研究,探索研究石化、冶金、建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实施绿色诊断,推进一批绿色提升项目,创建一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促进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组织实施“炼铁过程极致能效降碳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科技重大项目和“双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在汉单位争创国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布局一批市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发展碳交易、碳金融、碳科技、碳服务、碳普惠、碳咨询研究等碳交易产业链,为我市纳入碳交易市场企业加强第三方技术支撑服务,持续营造碳市场、碳金融宣传氛围。

最后,感谢贵党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碳排放重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金沙博彩

2023年7月10日


分管领导:罗  巍       联系电话:85806926

经 办 人:万  祎       联系电话:85807053

邮政编码:430015


附件: 武环复[2023]4号.pdf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永利博彩 太阳城娱乐 雷火体育 博彩网址导航 太阳城娱乐 澳门新葡京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