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0-32395 | 分     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发布机构: | 澳门金沙娱乐城 | 成文日期: | 2019-06-05 08:59 |
文   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9-06-05 08:59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保部《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市2018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如下:
一、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置状况
(一)工业固体废物
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75.33万吨,综合利用处置量1345.97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31.78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7.87%。
主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5位的企业分别是:宝武集团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和武钢资源集团乌龙泉矿业有限公司。工业固体废物中产生量前5位的是:冶炼废物、其他废物、粉煤灰、尾矿和炉渣。
(二)工业危险废物
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4.54万吨,处理处置量34.1万吨(含往年贮存量1.44万吨),贮存量1.89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98.73%。
危险废物产生量前5位是:焚烧处置残渣(HW18)、含铜废物(HW22)、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其他废物(HW49)和染料、涂料废物(HW12)。
(三)医疗废物
全市医疗废物产生量1.73万吨,处置量1.73万吨,集中处置率100%。医疗废物处置方式为无害化焚烧,由武汉汉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四)电子废弃物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企业2家,分别为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和武汉市博旺兴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共回收旧家电(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73.4375万台,拆解处理78.5059万台(含2017年贮存5.0684万台)。
(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全市已经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共产生污泥64.3万吨(含水率80%),处理处置64.3万吨,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为土地利用、填埋处置、建材利用、焚烧处置等。
(六)城市生活垃圾
全市共处理生活垃圾406.6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100%,以焚烧、填埋、水泥窑协同处置等方式处理。
(七)餐厨垃圾
全市收运餐厨废弃物23.48万吨,处置23.48万吨。处置方式为厌氧发酵。
(八)建筑垃圾
全市产生建筑弃土2270万立方米,建筑弃料1715万吨。
建筑弃土处置方式均为基坑回填、场地平整、山体修复、园林绿化、堤防护坡、土地复垦等形式。建筑弃料经分拣回收利用,再通过场地平整、回填基坑、园林绿化等方式进行初级利用,最后剩余建筑弃料经全市19处建筑弃料处置点就地或就近处置,再生利用。
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主要工作情况
(一)开展了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
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认真落实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14个实施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2018〕48号),成立了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专项战役指挥部,统筹推进全市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指挥部印发《关于印发全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专项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武固治指〔2018〕1号),部署近3年全市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2018年组织开展了重点区域存量固体废物排查、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源头和处置能力排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和处置能力排查、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源头和处置能力排查、危险废物运输排查、固体废物环境问题排查、“清废行动2108”问题整改等工作。
(二)强化危险废物监管。
夯实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 进一步摸清了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底数和基本情况。深入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印发《关于印发2018年武汉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武环办〔2018〕19号),组织各区环保部门对655家涉危单位开展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联合市卫计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联合抽查57家单位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各区环保及卫生部门,督促指导问题单位开展整改工作。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千子山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19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其中1家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10家综合经营许可证、8家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年总处置能力约17.87万吨(其中医疗废物1.8万吨,工业危险废物16.07万吨),废油桶49.2万只;废弃铅蓄电池收集6.8万吨、废矿物油收集1.52万吨。
(三)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处置。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市城管执法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广泛宣传培训、创新分类模式、注重设施配套、打通分类环境、强化示范引领、加强考核督办等,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的提高。截止2018年底,全市16151家单位(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259个社区和340个行政村开展了分类试点工作,覆盖居民72.3万户,达216万人。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全市已投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共9个,其中流化床焚烧厂3座(长山口、汉口北、锅顶山),炉排炉焚烧厂2座(星火、新沟),水泥窑协同预处理厂2座(华新陈家冲、华新长山口),卫生填埋场2座(陈家冲、长山口)。已投用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共4个,分别为武昌地区(天基)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汉口西部(百信)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汉口东部(锦弘德)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和陈家冲餐厨废弃物应急处置项目。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弃料规范处置促进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18〕104号),明确工作目标、明晰责任分工,落实鼓励政策。成立市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工作专班,按照《武汉市建筑弃料弃土处置场选址规划(2016--2020)》要求,督促七个相关区按照辖区《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规划选址和建设整改工作方案》和《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建设整改工作清单》要求推动建筑弃料处置厂建设。按照“建筑弃料不出区”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临时性半固定式资源化利用设施19处,在工地内就地就近处置建筑弃料,就地资源化利用。
(四)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
按照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市水务局制定印发《建立健全武汉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达标管理机制的通知》,严格执行污泥转运“联单制”,实行污泥处理处置的起点、运输和末端全流程管控。严格要求污水处理厂及受托污泥处置企业执行污泥处置检验报告制度,污泥处理处置运营单位建立完善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度。目前全市污泥处置能力1700吨/日,总体满足污泥处置需求。
金沙博彩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