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彩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住社会发展命脉

发布时间:2015-11-16 09:34 来源: 澳门金沙娱乐城
索 引 号: 731074791/2020-817536 分     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金沙博彩 成文日期: 2015-11-16 09:34
文   号: 发布日期: 2015-11-16 09:34
效力状态: 有效

 (摘自长江日报2015年11月16日第9版)

“沟渠靠冲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提到农村,过去常常会给人们留下这种印象。这其中,水显得尤其关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命脉。曾几何时,农村大量污水直排入湖、入塘,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源地变成了不堪入目的臭水荡子。

    2010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试点城市。经过五年的努力,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国家和省、市已累计投入约1.8亿元,实施各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00余个,重点推进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工业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9个方面的工作。国家确定的17项考核指标全部完成,农村地区环境“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环保部验收。

    近几年,市环保局以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为核心,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我市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得到控制,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和新的提高。

    “喝”下脏水“吐”出清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住社会发展命脉

    我市创建首个省级生态区进入冲刺阶段

    建设人工湿地

    昔日臭水塘变身休闲垂钓好去处

    2013年,环保部下发《关于开展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对54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其中,蔡甸区榜上有名,这是湖北首次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名单。

    日前笔者来到了蔡甸区大集街的黄虎村,这座有着85户农家的村落,背靠着绵延起伏虎头山和笔架山。黄虎村版图面积6400亩,除2600亩耕地外,其余全是山、水、林,自然生态环境极佳。

    村前则有两个近千平方米的池塘。村干部介绍说,这两个堰塘以前又脏又臭,简直是不能见人。如今,它们则是村里的两片绿肺,不仅承担着美化风景的重任,还是全村进行水体净化的重要湿地。平日里,还有村民在塘边垂钓,休闲有了好去处。

    据悉,黄虎村利用治理两个池塘的契机,同时兴建人工湿地,在每家每户建设污水收集管道,并进行雨污分流,形成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通过湿地中种植的植物吸收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而且,人工湿地的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

    突破行政村限制

    9个村湾构成生态“九如鲤村”

    在走访中发现,蔡甸在“生态立区”方面,有一些大胆的尝试,它突破了行政村的界限,在生态建设上“一盘棋”,统筹规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大集街道,就将分属不同行政村、但同处在高湖绿道沿线的大金湾、昌金湾、姜湾、梅湾、大湾、天香山湾、俞家大湾、渡口湾和王湾等村湾,进行资源整合,命名为“九如鲤村”,在上述九湾内,统一规划和分别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改善生态环境。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九个湾是一位为民除害的鲤鱼姑娘身上的九朵鳞片化身而成,高湖绿道如一根绿丝线,将九个如珍珠般散落的村湾串联在一起。如今在这些村湾的地下,铺设着雨污分流管道,如同鲤鱼身上的骨刺,雨水和污水收集、排放管网有了骨架,水也就有了去处,清水也自然重回身边,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针对我市农村污水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市环保部门指导各区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经济发展状况,建设农村集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净化沼气池、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生物浮岛等10种实用技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全市农村水环境,截止到今年10月,我市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数量达到1100个,占全市行政村比例达到56%,超额完成环保部确定的相关考核指标。这为武汉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年底冲刺首个省级生态区

    10年内八成以上新城区获评国家级生态区

    今年,生态创建有关工作是全市的年度目标任务之一,市环委会办公室印发了《武汉市创建生态市2015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生态市创建年度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同时,《武汉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预计可在年内完成。

    市环保局说,目前全市共命名市级生态村533个,占全市行政村比例达28%,创建成功的生态村的村容村貌以及环境质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在推进农村环保工作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创建生态市的一部分,早在2012年,蔡甸区在我市率先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蔡甸”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省级生态区是整个创建工作中的关键一步。截至目前,该区288个行政村中,已创建各级生态村173个,占比61.8%;12个街乡镇中,已获评省级生态乡镇3个,市级生态乡镇4个,另有3个街乡镇今年申报省级生态乡镇,正待省环保厅批复。今年内83%的街乡镇可获省市级生态乡镇,超过考核标准。

    目前,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蔡甸区已走在全市创建生态区的前列,年底即将迎来省环委会的评估验收。如果验收合格,该区将成为我市首个获评省级生态区的新城区。

    环保部门表示,我市未来将按照《武汉市生态建设规划》以及年度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组织新洲、黄陂、江夏、汉南等新城区启动生态区创建规划编制工作,2025年前实现全市八成以上新城区获评国家级生态区。

    撰文/张晟 孙旋 王勇 鄢祖海

【 打印 】 【 扫一扫 】
【 收藏 】
文件下载:
澳门威尼斯人app 澳门新葡京.新葡京博彩官网 皇冠体育 博彩平台 太阳城娱乐 澳门金沙博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