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春后首个工作日,省委召开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作出重点实施美丽湖北等七大战略,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等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提出,锚定武汉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建设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承载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主题学习活动,面向局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党外干部、工青妇组织成员、业务骨干、先进个人征集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现开辟“建战略支点、筑生态高地”专栏刊发系列文章,为建设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承载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贡献智慧力量。
建设美丽湖北 提升生态承载力贡献洪山力量
洪山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管筱武
今年“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王忠林提出,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使命,大力实施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等“七大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等“七个能力”。
洪山区高校汇集、人口百万、河湖众多,承载着大学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的厚望,曾经经历过河湖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突出的阵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正以昂扬的姿态投身于美丽湖北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
一是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整治突出环境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才能抓住关键、求得实效。我们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警示片披露问题,严格对标对表,以点带面,力求实效。我们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并重,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常态化巡查监测,精心调度,铁腕整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效。同时,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注重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绘就洪山绿水青山新画卷。
二是持之以恒,精细管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我们秉持“滴水穿石”的精神,常态化推进水质监测、排查巡查等工作,筑牢生态环保基石。致力于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化水污染治理,争创湖泊水质优良。在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管控上,巩固成果、加强力度、深化措施,不留死角。依托空气自动监测体系,健全测管协同机制,科学调度,精准施策,统筹城市面源污染管控,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我们以实际行动,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共绘生态美景。
三是坚定不移,精准服务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持续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服务,坚持推进告知承诺方式办理项目审批,以“效率为魂,服务为本”为旨,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在法治建设上,我们加强普法宣传,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加大信用修复和信用激励力度,推进环境责任险、生态损害赔偿等制度落地生根。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制订“一查清”事项清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确保公正透明。在行政处罚上,我们坚持过罚相当,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使用包容审慎原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守正创新,严密防控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我深知“环境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依法开展常态化全覆盖巡查检查,巩固环境安全管控成效。强化风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推行小型医疗机构废物“网格化”收集模式,推进汽车维修行业、中学实验室等小微单位危险废物的安全收集、转移、处置。排查整治放射性设施、危险废弃物和环保设备等环境安全隐患,及时研判信访风险,积极化解高架、地铁、变电站、垃圾收集转运场所等项目建设中的“邻避效应”矛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提升生态承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作为生态环境分局的负责人,我将带领分局全体党员干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倾力打造“山水相依、湖城共生”的优美画卷。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添砖加瓦,助力湖北生态承载力迈上新台阶,贡献洪山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