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春后首个工作日,省委召开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作出重点实施美丽湖北等七大战略,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等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提出,锚定武汉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建设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承载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主题学习活动,面向局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党外干部、工青妇组织成员、业务骨干、先进个人征集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现开辟“建战略支点、筑生态高地”专栏刊发系列文章,为建设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承载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贡献智慧力量。
科技赋能筑高地
数智引领启新程
澳门金沙娱乐城科技监测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武旭业
省委“新春第一会”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锚定坐标,生态承载力作为战略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对科技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技监测处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四个维度”为抓手,以科技创新驱动生态治理现代化,以监测数智转型赋能环境质量提升,为武汉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贡献科技监测力量。
一、智绘蓝图,构建规划引领新高地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终期评估、“十四五”规划编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全面评估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形成“问题诊断-对策优化-成效提升”的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在全面推进美丽武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美丽武汉建设等三大目标组织完成“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聚焦美丽武汉建设,紧扣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降碳增效、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等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为生态承载力提升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二、数智赋能,打造环境监测新高地
积极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对接,科学谋划我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方案,积极争取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试点。通过推进智慧自动监测站建设,共建生物监测实验室,推动合作共建水质AI实验室,合作共建探索开展Deepseek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场景运用,加快推进我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工作。以“监测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为主线,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环境质量预测预警模型,实现污染趋势预判、应急响应联动,推动环境管理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加快建立我市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技术驱动,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支撑美丽武汉建设。
三、创新驱动,打造生态环境科创新高地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向科技要减排、要管理、要质效,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研究,推进减污降碳、湖泊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积极发挥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智囊”作用,加强与国内一流院校、在汉央企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向院士借智、向高校借力、向平台借能,加快推动构建“企业出题、院校选题、政府助题”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路径。
四、精准服务,打造环保产业发展新高地
构建“政策+市场+技术”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两项调查”,深入了解先进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和薄弱点,提出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促进形成先进环保产业集聚区。依托“环保医生”搭建“线上+线下”企业服务平台,多措并举为企纾困解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覆盖。充分推动发挥市环保产业协会作用,支持举办环保产业展览会、行业交流会等活动,加强企业信息交流和技术服务,开展环保技术装备供需对接、产融对接等活动,建强环保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引导各类资源向生态治理领域聚集,打造中部环保产业发展高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技监测处将以“闯”的精神、“创” 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和监测引领,为武汉建设生态承载力强、环境品质优的美丽城市贡献智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