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按要求正在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和规范涉企执法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专项监督等三个专项工作。如何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做法以适应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新形势和高要求,是摆在全市生态环境法制与执法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统一思想、指明方向、答疑解惑,市生态环境局于6月13日举办了为期一天的专题培训,围绕落实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把好五个关”这条主线和“三个专项”工作具体要求,强化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理念,提升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思想认识,提高各执法单位依法行政水平。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生态环境部有关领导在汉调研时的讲话精神,集中学习了《湖北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围绕《实施方案》提出的相关要求,邀请省厅、司法局等单位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开展政策解读和实操指引。
——把好“统筹关”,统一认识提高执法效率
切实提高认识,转变涉企行政检查思路,“统筹关是第一关”。市司法局执法监督处主要负责人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关问题解答的函》等文件进行了细致深入解读,并结合正在推动出台的《武汉市涉企行政检查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涉企行政检查的国家、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培训学员的提问,对行政检查的计划、方案制定及审批程序进行了详细解答,要求做到“无计划不检查”“无方案不检查”“无审批不检查”和“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
——把好“规范关”,细致严谨提高执法质量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新出台的《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2025 年修订版)》进行了详细解读,解答了一线执法人员在使用裁量基准过程中困惑的问题;市局法规处从规范复议诉讼工作的角度,对规范信息公开答复、依法履职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了风险提示;市局法律顾问结合其参与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对执法案卷的规范制作进行了重点解读,对《行政检查文书基本格式文本(试行)》的具体使用给予实操指引。
——把好“入门关”“主体关”,严格落实检查启动程序
执法支队综合部(法制部)负责人对《武汉市规范行政检查办法(征求意见稿)》《武汉市行政执法文明规范指引(试行)》等文件进行了解读,并结合日常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制服着装不规范、用语不礼貌等问题,通过视听资料进行了对照提示。
——把好“廉洁关”,清正廉洁守牢执法底线
市局工作专班对涉企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案例通报,结合市局党组印发的《全市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介绍了近期行政执法监督有关案例。通过强化警示教育,引导执法人员严格依法依规用权。
江岸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东湖高新区等5个区(分)局,就强化执法统筹、落实“无审批不检查”以及“监管+服务”方面作交流发言,强化互学互鉴。同时,筛选局系统25名专业人才作为执法单位公职律师类、法制审核专家类、普法服务队伍类等三个方向的定向培养对象,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有力的法治专业能力保障。
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法规处主要负责人、执法支队分管负责人、各区生态环境(分)局分管负责人、专职副大队长以及专项工作联络员在主会场参加培训,局系统17家行政执法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执法队员和各单位法律顾问在分会场通过视频会议参加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