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环保先行。武汉市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名单将于本月底公布。4月7日前,已有297家企业或项目纳入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可免除现场检查。
按照生态环境部和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的要求,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环境执法方式,有力支持和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首批实施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或项目为297家,将免除现场检查,助力企业的复工复产。
什么是正面清单?
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是指,在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活动中,对经筛选程序编入的企业和项目,予以优先保障或采取减少、免除现场检查等正面激励措施的名录制度。
正面清单包括三种类型: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以及日常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武汉市的正面清单将从六类行业中筛选,包括疫情防控类、民生保障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小、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重点工程项目、重点领域企业以及其他已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并与地方生态环境局联网的企业。
经过筛选,武汉市首批正面清单为297家企业,包括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类165家、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15家、日常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类117家。其中,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等企业或项目入围。
第二批正面清单名单正在确认中,将于本月底发布。
环境执法进一步优化
有需要有服务,无需要不干扰。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项目,全力予以服务保障。日常监管期间,要加强对有关企业、项目的帮扶指导,指导相关企业建设健全污染防治设施、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切实做到有需要有服务,无需要不干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对正面清单内企业、项目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支持企业正常生产。
适度调整行政处罚的方式。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对受到疫情影响,环境违法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可以依法不予处罚,督促尽快整改。对因疫情影响而未按时完成整改的,可以酌情延长整改期限。
持续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要切实提高违法成本,降低守法成本,通过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切实维护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对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偷排偷放、主观恶意排污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严重污染环境、构成环境污染犯罪的,要加强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加大惩处力度。
正面清单不是放松环境监管
正面清单的筛选条件严格,要综合考量企业环境管理规范程度、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状况、排污许可执行情况、环境信用评价等因素。
同时,正面清单实行动态调整,不搞终身制。
企业、项目并不因入选正面清单而享有法律规定范围外的“特权”。
免除现场检查后,生态环境部门绝非不管不问,将运用污染源智能监控系统,采用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智能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
如果有企业发生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或环境事故,环境部门将依法及时开展现场执法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