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在武汉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进驻湖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10月30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在武汉召开,督察组组长李家祥、副组长赵英民就做好督察“回头看”工作分别作了讲话。
李家祥强调,这次“回头看”主要督察湖北省委和政府部署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情况,省级有关部门整改责任落实和工作推进情况,地市级党委和政府整改工作具体实施情况。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和“一刀切”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此次“回头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聚焦重点,始终坚持精准深入,始终坚持严查“一刀切”问题。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配合督察组工作,确保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部门动态】
◆武汉审计助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市审计局聚焦“长江大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开展水污染防治审计工作。一是推动审计工作由传统的办公室审计向项目现场、向污染源延伸。注重排污现场踏勘、人随图纸走,关注重点地域污水排放、人随污水走,注重排污影像资料收集、人随事件走,以信访投诉、电视问政、信息网络等渠道收集的群众反映强烈水污染事件为基础,查事件现场,耳闻目睹,获取大量的现场影像资料,锁定审计证据。二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推动提高审计效率。综合利用市水务局的信息化平台,查看全市的管网建设情况、雨污分流改造情况、雨季渍水点情况,看污水处理收集能力和城市排涝排渍能力的变化;利用卫星图斑技术,比对湖泊 “三线一路”控制规划,看有无填湖占湖现象;利用环保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了解重点涉水污染源排放情况,看是否存在超标排放问题;利用环保的湖泊、河流监测数据,看城市水环境水质的变化;利用财务后台数据,看水环境保护项目的执行情况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利用外部专家,拓展审计深度和广度。通过邀请领域内部分专家参与审计项目,将审计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借用外脑和技术储备,探索合作审计,共同研究与探讨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在实践中开展研究,以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提升了水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提升成果运用,推动城市水环境改善。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促进边审边改,及时遏制违规行为。审计期间,向市领导提交4份审计专报, 20多处水污染防治工作违规问题被遏制,理顺了市级污水处理费预算管理体制,推动污水处理服务费的结算价格核定工作的全面启动,切实有效发挥审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监督作用。
【各区动态】
◆青山区(化工区)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青山区(化工区)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区委、区政府迅速贯彻落实,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分别召开区委常委会13次、区政府常务会6次、区委区政府专题会18次研究部署全区空气质量改善、“散乱污”企业整治、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严西湖水环境生态治理、北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
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分别于9月14日、8月30日专题审议通过了《青山区(化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确定了全区未来3年7个方面、23条、124项具体污染防治攻坚重点任务,逐项分解,明确了完成期限、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成立了区人民政府区长、化工区管委会主任刘栿堂任指挥长,3名副区长任副指挥长,28家相关部门、街道和6家驻区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青山区(化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区环保局办公,办公室主任由区环保局局长兼任。建立了会商调度、督促检查、情况通报、考核评估等四个方面配套工作机制。
上半年,部署实施拥抱蓝天行动、驻区大企业污染治理、东部地区扬尘综合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效。下半年,进一步压实责任,按照全市部署成立了15个专项战役指挥部并分头制定方案实施推进,坚决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同时,对年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任务进行梳理,制定了2018年重点工作路线图,及时分解任务,强化统筹调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