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动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基础支撑。
《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集约利用,市场配置、政府监管、物权法定、平等保护、依法改革、试点先行的基本原则,到2020年,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基本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明显提升,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领导动态】
◆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汪祥旺调研汤逊湖,要求确保汤逊湖水环境有效提升、如期达标
4月3日下午,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汤逊湖市级河湖长汪祥旺,带领市城管执法委、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以及相关区等相关负责人赴汤逊湖考察。
市领导一行来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排水走廊,巡查汤逊湖水体提质攻坚情况,又赴江夏区文化大道与腾讯大道交会处,巡查大桥湖整治项目,并听取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江夏区、洪山区有关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
汪祥旺表示,要按照市指挥部对汤逊湖、南湖、黄家湖治理的要求,加强履职尽责和攻坚力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要一马当先,落实到位,各区也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明确汤逊湖水环境治理的时间表,坚持每月考核通报、采取分散式控源截污、完善委托养护、全力保障水质提升、协同汤逊湖周边高校排污综合整治,确保汤逊湖水环境有效提升、如期达标。
【专项工作】
◆4月,武汉、孝感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汉江非法采砂整治专项行动,组织相关区水利、公安、交通多部门联动,24小时驻守执法,推动实现交界江段无非法采砂违法行为、汉江交界江段及汉北河内无采砂船舶藏匿的目标。此次联合行动覆盖汉江武汉与汉川交界江段,重点是汉川电厂至汉北河口水域。在联合行动的一个月内,武汉市东西湖区、蔡甸区以及孝感市汉川市执法人员轮值驻守武汉市江岸区“鄂水政监56号”号艇24小时执法,对发现的违法船只由轮值的辖区进行控制处理。同时,对现行非法采砂违法行为移交公安部门刑事立案查处,对非法移动、停靠涉砂船舶依据《湖北省河道采砂条例》依法进行查处。
◆近日,市水务局向社会发布了《2018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2018年武汉市水环境状况》《2018年武汉市水土保持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水资源利用方面,全市总用水量36.23亿m³,新增节水量0.4亿m³,人均用水量327m³,万元GDP(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24m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29m³,全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均达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要求。水环境状况方面,全市11条主要河流有8条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9座大、中型水库有8座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79个主要湖泊有37个达到或优于Ⅳ类标准,19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依据《湖北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考核技术方案》,44个省级考核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1.8%。水土保持方面,我市继续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试点,开展宜林荒山精准灭荒、封山育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5平方公里,年减少土壤流失量3.64万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