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4期(总第41期)
市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2月26日
为服务建设生态化大武汉,致力解决港口船舶污染问题,我市将在全市所有码头港区推广安装岸电系统。截止目前,武汉新港管委会在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港区推动的岸电系统试点项目,先后在阳逻港一期、二期、三期等码头,新建、改建岸电设备13套,具备安全、便捷供电条件;新建电缆自动提升装置9台,解决了内河大水位落差情况下的船、岸快速连接问题,为115条靠港船舶免费安装与智能岸电箱相匹配的船用电缆接头,解决船岸设备衔接不便的问题,提高了岸电系统使用率。完成阳逻港一、二、三期岸电设施后台系统的研发、4500米缆线铺设、系统调试等工作,对阳逻港岸电系统进行后台管理。实验结果表明,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可节约燃油30%左右,降低港口污染10%左右。
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长江段和汉江沿线港口岸线资源全面清查摸底工作的通知》。会同市交通运输委、市水务局分别组织实施港口岸线、非港口岸线资源清查,对岸线资源的性质、类别、开发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形成清理工作情况报告上报省指挥部。同时,结合省岸线清理整顿工作指挥部及市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要求,着手开展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码头优化调整工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决打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2月20日,我市举行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暨全市长江入河湖泊排污口排查整治清零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在今年4月20日前对市辖区范围内长江、汉江核心区的103个港口码头进行优化调整,整合集并公务、旅游码头,拆除影响城市景观的码头,实现“一无一化一提升”(即无货运、船厂码头,公务、旅游码头集约化运营,城市滨江生态景观明显提升);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在武汉长江核心区(鹦鹉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和汉江核心区(古田桥至汉江口),用两个月时间使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码头数量减少61.2%,趸船数量减少63.5%,在保障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充分体现“武汉担当”。
同时结合武汉自身特点,在践行长江大保护的行动中,将统筹开展全市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以及全市166个湖泊排污口清查整治“清零”专项行动,彻查长江武汉段入江入湖排污口,查清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里排、到底谁在排、到底排什么、到底排多少等5个方面问题,对所有通过管道、沟渠、涵闸、隧道等直接向长江及主要支流、湖泊排放废水的排口应查尽查,3月份启动全市重点湖泊排口排查,4月份启动非重点湖泊排口排查,6月份启动长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专项行动。同时,按照“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个阶段逐步推进,制定“一口一策”的工作方案,在全市统一指挥下,集合生态环境、水务、住建、交通等多个部门力量,市、区协同联动,按照“全面排查、分类整治、逐一销号”的原则扎实推进排查整治“清零”专项行动,切实做到排查无盲区、整治无死角,为建设滨水生态绿城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