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2期(总第49期)
市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6月18日
武汉市水务局召开巡司河治理座谈会。来自企业、高校以及环保志愿团队的市民代表,与专家、政府职能部门共商巡司河治理大计。
会议指出,巡司河治理将分阶段实施,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截污工作,实现晴天无污水入河。下一步,将从长远的角度,从根上解决巡司河污染问题。计划将巡司河解放闸至武泰闸段箱涵打开盖子,恢复自然河道。通过重构自然生态,将河道的治理与城市生长有机结合。
经过治理,巡司河的岸坡及绿化都有明显改善,水质也有较大的改善,但一直波动不稳定。专家称,水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排水问题和水环境问题要兼顾统筹,也需要一个过程。问题出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不仅工程措施要跟上,巡司河周边32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内所涉及的单位、高校、居民区也要齐发力,开展流域治理,做到减少排污。否则,巡司河晴时清、雨后污的现象难以根治,很难保证长治久清。
一家环保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愿意给巡司河的水体治理贡献技术力量。这位负责人称,企业曾在国外及昆明等地通过具体的水体治理取得良好成效,这次希望能将先进技术引入武汉,为武汉本土的水环境改善做出贡献。市水务局表明了开门治水的立场,欢迎环保企业积极参与,并提供平台,助力企业施展本领。
下一步,巡司河原有河道(解放闸至武泰闸段箱涵改明渠)计划恢复并连通长江,同时新建泵站,提升区域防汛防涝能力。在对巡司河汇水区域进行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建设,从根本性消除水体黑臭、提升水质后,还将通过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等手段,恢复水体生态廊道功能,推进巡司河流域城区改造。
专家表示,巡司河的未来定位为古城新韵生态建设示范区,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努力。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按照“人种十棵树,三年大变样”目标设想,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绿满车都”行动计划,实现2020年全区城市绿地率达到38%,城市绿化覆盖率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0.18%,林木蓄积量18.76万立方米的目标。
1.补绿修复,让青山常在。以城市“双修”为主线,以“拥抱绿水青山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落实区财政投资5500万元,截止于2018年底,已完成军山街240亩破损山体的“天窗”补绿工程以及4座破损山体(小军山、大军山、凤凰山、关山共计约983.6亩)的山体生态修复工作,做到了全区范围内宜林荒山荒地的宜绿尽绿。
2.植树造林,让绿木成林。大力实施国土造林绿化,2018年完成新造林面积2357.05亩,其中林业产业基地成片造林1877.25亩,乡村道路和农田林网绿化479.8亩。开展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闲置土地绿化工作,植树7500株,大力提升了乡村绿化水平。
3.产业发展,让林业增效。新增果园2482.1亩、苗圃1504.4亩。并依托花卉苗木产业,打造了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龙灵山“十里花坡”景观,针对山体原废弃矿坑进行生态修复,形成自然坡地种植近6万平方米的芝樱花,初春花开满山满谷,为市民提供了春季踏青赏花的极佳景点。
4.生态廊道,让绿意盎然。新建通道绿化里程20.128公里,完成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建设提升22条道路,完成绿道建设36.9公里,完成10条林荫道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