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公众教育如何在武汉城市圈内加快协同一体化?5月27日,在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湖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的支持下,黄石生态环境局邀请武汉环保社会组织“绿色江城”走进瀚蓝(黄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向城市圈网友推出“荆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新视听”网络直播。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方式,用网络直播镜头带着网友一起探秘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
绿树成荫,鲜花争相绽放,回收循环的水瀑布飞流直下。“深呼吸,没有闻到一点垃圾臭味,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垃圾处理场。”参加线下活动的志愿者们纷纷点赞。
“渗沥液达到国家废水三级排放标准,飞灰搅拌混合成型后安全填埋,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先进工艺处理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各项烟气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在垃圾处理模型前,瀚蓝(黄石)固废处理公司常务副总胡直林详细讲解垃圾进场处理、燃烧发电的全过程。在灰渣、渗沥液、飞灰展柜前,大家争相观察灰渣制作成建筑砖块的过程。
在中控室,透过大屏看到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垃圾焚烧炉的红红火焰正在燃烧。工人正在操作大型吊爪抓取垃圾送到焚烧入口处,面对堆得像山一样的生活垃圾,志愿者汤楚君惊呼:原来我们丢弃的垃圾来这里了。“接纳处理来自黄石市、大冶市、阳新县的生活垃圾,每天约有1200多吨,通过焚烧可以发电41万千瓦。”当班的工人师傅陈功介绍。
“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日常垃圾的产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以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家园。”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湖北环境保护政府奖获得者余东岳先生通过直播镜头发出公开倡议。
来源:湖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