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从“延伸产业链、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人才储备、加快基础性研究”五个方面,提出了将武汉打造成全国碳交易服务中心的具体建议。提案提出的建议非常务实,符合我市建设全国碳交易服务中心的工作实际,对下一步建设全国碳交易服务中心工作,推动全市绿色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局会同市地方金融局认真进行了研究和办理。
一、积极筹建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
选址和园区规划方面,与长江新城、武昌区滨江商务区等进行多次洽谈,完成并完善了多版《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概念规划方案》《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产业规划方案》,目前已与长江新城达成合作意向,并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的起草和拟定。下一步,实施机构将与新城及其他有意向的区域加快谈判进度,尽快明确选址区位,与相关政府签署协议;迅速组建产业园建设开发团队与产业园招商运营团队,成立园区建设投资公司,负责园区开发建设;针对目标低碳技术领域,整理目标企业名单及项目库,开展前期招商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媒介,宣传推广园区,针对园区重点引进的企业及机构进行前期接洽。
二、立足示范,加快推进中法生态城生态工程建设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构建江河湖连通、山水城相融,湖塘映城、河网穿城、城在园中共生格局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投资15亿元的什湖治理将作为利用法国先进湖泊治理理念和技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标杆性项目,打造成为生态亮点。目前已通过国际招标由上海同济设计院编制完成实施性规划方案,法开署贷款申报材料经省政府同意,已报送至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连通什湖与汉江、后官湖的高罗河、香河生态廊道工程启动建设。总投资4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8条南北向生态廊道,实现什湖、后官湖、汉江、马鞍山等生态要素的连通,打造区域整体生态框架,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与法国电力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在生态城开展分布式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规划建设5座多能互补、集成利用的低碳智慧能源站,总投资约8亿元。今年将启动首座能源站建设,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过程中广泛运用天然气、地热、空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源综合利用率超过80%,建成后可实现108万平方米建筑的集中供冷供热。按照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规划建设的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一区(展示区)和二区(会议区)年内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华东建筑集团建设的以“设计+”为主题的生态建筑设计产业园、工程项目全产业链智造平台--华建智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279亩,目前已完成土地规划调整,正按照土地征用程序办理报地计划。
三、碳交易服务中心工作进展情况
为推动我市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碳交中心)在省政府的指导下,对承建注册登记系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精心的安排,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一是已完成注册登记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具备了系统上线运行的条件;二是已规划光谷金融港、“碳汇大厦”、北京亦庄三个数据中心(主、副、灾备)和汉口银行机房(过渡数据中心)的场地,完成了数据中心设计方案和设备采购方案,随时可以启动招标建设;三是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核心技术团队为班底,组建了筹建工作专班,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已招聘到岗;四是完成了“中碳登”管理架构和制度体系设计工作。
四、低碳能力建设情况
完成《充分利用中碳登落地带动湖北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低碳产业研究》《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建设方案》等研究报告。组织举办了武汉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专题培训班,建设低碳节能智慧管理系统,印发了《关于下达全市低碳节能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启动市级低碳节能智慧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通过政府采购实施了《武汉市低碳节能智慧管理系统运维及升级项目》。
五、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为确保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前期重点从园区选址规划、产业导入等方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研究方面,已完成《充分利用中碳登落地带动湖北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低碳产业研究》《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建设方案》等研究报告。园区招商方面,已完成《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招商运营公司组建方案》,梳理产业园招商政策,与落基山研究所、希尔环境等国内外绿色低碳企业、研究机构等意向合作方接洽,探讨建设及运营合作模式等。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中碳登”落户湖北武汉的历史性机遇,积极配合国家、省有关部门,做好“中碳登”落户配套服务工作,并依托该系统的建立落成,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体系,加强集群发展,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产业集群,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精心培育和扶持发展特色经济,带动碳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加速集聚,为武汉打造成全国碳交易服务中心的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市绿色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碳交易服务中心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市碳交易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