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邮政局:
现将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405号提案提出的《关于推动快递快消产品包装减量循环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近年来,我局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树立绿色消费习惯。
一、开展各类生态环保主题活动,宣传垃圾减量、循环利用知识。每年依托“地球一小时”、“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垃圾减量、循环利用宣传教育活动;经常性地深入社区、学校,围绕“生活方式绿色化”组织开展绿色包装、垃圾减量和循环利用等环保科普知识讲座、“变废为宝”等多种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等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活小窍门;在全市部分学校、社区建立136块生态环保宣传栏和58块多媒体宣传屏,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号召大家节约资源,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与欢迎。
二、设计制作生态环保宣传产品。每年设计制作一批《绿色生活手册》和折页,系统介绍绿色生活、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等知识,倡导公众积极践行生活方式绿色化。2019年印制《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读本1万本和武汉生态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折页15万册,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生动介绍绿色包装意义、过度包装的危害、包装的回收利用等知识。通过活动现场、行政服务窗口、地铁站、公园和学校等免费分发给公众阅读,进一步营造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绿色生活、勤俭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习惯。
三、修订武汉市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材《身边的环境》、《环境教育读本》。依托环境教育教材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教育。2018年对《武汉环境教育读本》系列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出版,并发放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79.4万学生手中进行普及使用;2019年为实现《武汉市环境教育读本》系列教材在我市中小学全学段、全覆盖,向全市100所高中发放读本8000册,供学生阅读。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级绿色学校开展节约能源、绿色生活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制,如光谷第八小学的《节能与环保》、硚口区红旗村小学的《环境与生活》等。
四、开展武汉市青少年环境实践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生态环境知识普及问答活动、环境表演节目展演、环境征文绘画活动和“武汉市少年环保使者”评选,把生活方式绿色化作为每年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2019年第十五届青少年生态环境知识普及问答活动吸引全市15.49万中小学生参加,引导他们获取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以点带面、引导每个家庭节约资源、低碳生活。
五、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工作。组织公众参观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武汉深能环保新沟垃圾发电有限公司和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等垃圾处理设施,探访垃圾的前世今生。2019年3家企业共开展参观活动120场,2000余人进厂参观,深入了解垃圾处理及变废为宝的全过程。
六、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教育。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经视直播》、武汉电视台《第一直播室》、湖北电台《资讯频道》开辟环保宣传栏目,向公众宣传生活方式绿色化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人民网、长江网、凤凰网《湖北频道》、大楚网等互联网和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知识,引导市民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电视公益广告、手机短信和制作环保宣传短片等多渠道面向社会各界宣传垃圾减量、循环利用知识,倡导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习惯。
今后,我局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窗口等活动,一如既往的加强绿色包装、垃圾减量和循环利用等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支持与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美丽武汉做出积极贡献。
澳门金沙娱乐城
2020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