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2-15798 | 分     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发布机构: | 澳门金沙娱乐城 | 成文日期: | 2022-05-07 17:30 |
文   号: | 武环办〔2022〕24号 | 发布日期: | 2022-05-09 08:0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2022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职责抓好落实。
金沙博彩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2022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关键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特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主要目标
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总要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适应型气候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省碳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各类低碳试点示范,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探索形成全市碳普惠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统筹谋划和督促落实。印发实施《武汉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推动各领域开展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责任部门:大气处、科监处,科技中心)
(二)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工作。配合国家、省做好2021年度全市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的数据报送、核查和履约等工作;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建立监督执法长效机制,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对全市排控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督帮扶,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整改。(责任部门:大气处,执法支队,各有关区<分>局)
(三)深入推进低碳试点工作。深化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推进我市省级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市级低碳示范工程和绿色低碳机关建设,推动重点企业开展积极的碳减排行动;探索建立我市低碳、近零碳、碳中和评价体系,在全市征集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责任部门:大气处,科技中心,各区<分>局)
(四)研究建立碳普惠体系。研究制定全市碳普惠机制顶层设计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推动组建碳普惠运营平台,逐步开发应用场景。(责任部门:大气处,科技中心)
(五)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支持武昌区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以碳金融为核心的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责任部门:大气处,武昌区分局)
(六)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排放及碳强度统计核算体系相关研究,探索建立区级碳强度目标分解和考核机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市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评价指南,推动开展试评价工作;研究制定大型活动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等。(责任部门:大气处,科技中心,各区<分>局)
(七)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进一步完善我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相关研究,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区域和人群的适应行动。(责任部门:大气处,科技中心)
(八)加强与部门、企业及产学研机构的联系和交流。积极运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源要素互相融合,调动社会资源和资本参与我市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责任部门:大气处、科监处,科技中心,各区<分>局)
(九)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工作。通过“世界环境日”、 “全国低碳日”等主题活动、生态环保志愿活动、生态环境教育等,提升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责任部门:大气处,宣教中心,各区<分>局)
(十)加强全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组织开展碳市场、低碳试点示范、气候适应等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研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责任部门:大气处、科监处,科技中心,各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