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彩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无人机织就生态执法“天网” 科技赋能让治理效能“智”在必得

发布时间:2025-09-20 09:45 来源: 澳门金沙娱乐城

近日,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操控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对沌口工业区开展立体化巡查。执法人员指尖轻触操控屏,无人机旋翼嗡鸣着升空,高清画面实时传回——屏幕里,沌口新区站周边的厂房、绿地清晰铺展,实时数据随飞行轨迹跳动。这架“空中卫士”正执行臭氧高值巡查任务,而这样的场景,已成为经开区生态执法的日常。

从“肉眼巡查”到“天眼洞察”,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曾经,生态执法多依赖“腿跑、眼观”,面对广阔辖区和隐蔽污染,存在监管盲区。在一次常规检查中,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的无人机巡飞至某建材公司厂区时,镜头清晰捕捉到南侧砂土露天堆放,无任何防尘措施,扬尘在风中四散。这一画面成为铁证。执法人员当即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锁定企业违反精细化管理规定的事实。从发现问题到立案调查仅用4天,1个月后便依法作出2万元行政处罚。“过去靠人工巡查,这类隐蔽在厂区角落的问题可能漏检,现在无人机扫一遍,再小的违规也藏不住。”执法人员感慨道。

从“被动接诉”到“主动预警”,让民生关切落地有声

“夜间总有短暂异味飘过来,太影响休息了!”近期,辖区某社区的投诉件摆在了执法人员案头。若在以往,排查异味源需逐个企业走访、蹲点守候,耗时又费力。但这一次,执法人员调出周边某企业的振动监控记录,从数据中清晰发现,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开关,而这一操作正是夜间异味产生的关键原因。

依据这一关键数据记录,执法人员当即要求企业调整操作:污染防治设施需在生产设施关闭后再运行15分钟。整改后,无人机连续3天在敏感点监测,数据显示异味浓度显著下降,居民也反馈“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异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这背后,是“技防网络”的支撑。2024年,武汉经开区为重点企业安装100套用电监控设施,实时追踪污染防治与生产运行状态;2025年,再增100套用电监控,搭配无人机巢的“蛙跳轮动”模式,30分钟内即可响应全域监测需求。

从过去“接到投诉再行动”的被动执法模式,到如今“数据预警先介入”的主动执法模式,科技的赋能让执法节奏显著加快,也为及时解决环境问题、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粗放管控”到“精准施策”,让治污成效看得见 

今年来,武汉经开区打破传统大气治理的粗放模式,以科技为抓手探索精准管控新路径——通过运用无人机在大气管控中快速实时发现臭氧高值的独特优势,让臭氧管控告别“广撒网”,真正实现“精确制导”。依托无人机捕捉的精准污染数据,相关部门能及时指导周边企业、城管、交通等单位靶向发力,针对臭氧污染源头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大幅提升了治污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大气治理从“粗放”向“精准”跨越。

这份“精准施策”的治污成效,更通过直观的空气质量数据清晰呈现:2025年二季度,武汉经开区空气质量关键指标持续向好。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与武汉市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从此前的9.7个百分点缩窄至2.0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表现尤为亮眼,不仅扭转了此前的落后局面,还实现了从较武汉市平均水平落后15.1%到领先 0.5% 的转变,让治污成果可感、可查、可见。

从“人防为主”到“技防优先”,无人机与各类监控设施编织的“天网”,正让武汉经开区生态执法更智能、更高效。当旋翼再次升空,掠过厂房、绿地与江岸,它承载的不仅是监测任务,更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科技力量——让每一次执法都精准有力,让每一寸土地都呼吸顺畅。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澳门太阳城 永利博彩 澳门新葡京博彩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博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