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包工头”与“火神之火”的50个日夜
金沙博彩李华怡
2020年1月23日火神山医院建设启动,吸引了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如果说,10天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是个基建奇迹,同时建成安全规范的环保处置设施,就是一个中国环保的奇迹。从火神山医院环保设施的建设到运行, 澳门金沙娱乐城行政审批处的负责人李华怡全程参与,与“火神山”结下不解之缘,这种“火神山天天见”的工作状态已经持续了50多天。
烈火炼真金
1月27日,李华怡奔赴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7天后,这里将耸立起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
武汉是抗疫的战场,火神山医院就是战场的最前线。而医院的环保处置设施包括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站、废水处理站就是前线的生态环境安全防线。按照生态环境部、湖北省和武汉市防疫指挥部的要求,这道防线必须坚实安全、万无一失。
要求高——面对末知的病毒,环保处置的标准必须是最高等级的,确保污染和病毒达标处置,不出现二次污染,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时间紧——7天时间,只有超常规操作,分秒必争,才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施工难——从设计、设备采购、到现场安装、调试、运行,每一点进展都要突破重重的困难,很多困难是无法预料的、来自各个方面的。
“豁出来,我去现场”,李华怡毫不犹豫冲到第一线。
这一去,就是50天。从无到有,从调试到运行,从创新到安全,这里的环保处置设施牢牢地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疾风知劲草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血拼,这是武汉生态环保人的使命——守土尽责、不胜不休。
建设期,李华怡“泡”在工地上,不到7时,他驱车出门,独自一人驾车40多公里来到工地,又踏着泥泞道路,穿过偌大的工地,来到废水处理站、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站的建设现场。
每天的事情千头万绪,从协调解决施工场地、吊装设备到配件材料用水用电保障,从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到协调物流车辆道路通行,从落实后续环保设施运维单位到落实相关人员食宿等,李华怡成了“一抹带十杂”的“另类包工头”——一会儿是工程师、技术员,书写公式;一会儿是监督员,四处盯施工催进度;一会儿是协调员,与大工地上的各路建设者沟通,协调人员、材料的进场,保障施工的供水供电;一会儿是搬运工,指挥设备卸车、安装;一会儿是“保姆”,安排现场施工人员食宿……
忙着忙着,“大嗓门”喊哑了;
忙着忙着,手里的盒饭凉了;
忙着忙着,带着大容量充电器的手机快没电了;
忙着忙着,天黑了,李华怡开着车大灯,行驶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回到家,已是万家熄灯时。
一直挂念的爱人立即送上热饭热菜,然后转向去洗刷沾满泥土的鞋子。第二天一早,干净的鞋子和热腾腾的早点,摆在华怡面前。短暂而温暖的休息立刻让华怡充满了电,又一次冲上前线。
战场瞬息万变,只有越靠前才能越了解情况。在平时可能是件很小、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此时都成为一个大难题,需要反反复复地打电话、发微信等才能解决。
为医院配套建设的一台医疗废物焚烧炉是上海某公司无偿捐献的,但1月底道路交通受阻,物流公司未开工,焚烧炉难以保证及时从青岛送达医院现场,李华怡调动所有的关系,多方联系求援,并及时向局领导反映困难,最终在青岛市内寻得一物流公司和热心的志愿者司机在2月1日夜间将此台焚烧炉顺利送达。焚烧炉烟道安装时发现有一垫片破损,无法咬合,李华怡获悉武钢可能有解决方案,又迅速与武钢联系,两三个小时内临时赶制了垫片送到现场,才化解问题。
50天来,类似的事几乎天天都有。“疫情没有给我们时间按部就班,因此需要把全国、全省、全市的力量整合起来,共克时艰”,
李华怡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2月3日,火神山医院建成交付使用,环保设备也随即投入运行。
不过,李华怡肩上的担子,一点没有变轻。他又做上了环保设备的运行工作。
在安装调试阶段,李华怡就多次召集运维公司的人员与设备方沟通、交流,尽快熟悉、掌握使用的技能,了解项目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方法,确保污水处理设备和医废焚烧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减少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
设施投用后,李华怡依然每天去火神山,在环保处置设施周边转几圈,“看一眼,才放心”,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现场解决。
2月4日废水处理站运行初期,需要部分吨桶盛装消毒剂,但当时相关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无法提供货源,李华怡多方联系,终于从一家危废处置企业获知其有10个备用的吨桶,于是紧急安排人员将这一批吨桶迅速运往医院投入使用。
2月19日,运维人员发现焚烧炉除尘器的布袋由于长时间连续工作出现破损的现象,李华怡向群里同事求助,并顺利联系上安徽一个除尘器生产厂家的负责人,他们表示愿意无偿捐助并连夜组织生产,并在第二天一早就快递发货到火神山医院。
他积极与医院管理部门联系,加强院区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管理,协商解决运维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联系相关建设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为医院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