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彩

武汉市长江大保护工作简报2019年第14期

发布时间:2019-07-30 15:18 来源: 澳门金沙娱乐城

2019年第14期(总第51期)

市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7月30日

 

武汉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2019

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下)

 

九、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战役。2019年全市计划实施完成长江汉江两岸造林绿化面积1万亩,其中,省下达给我市的任务为7612亩。截止6月30日,全市已完成长江、汉江两岸造林绿化10979.8亩,占市年度计划的109.8%。其中:长江两岸完成造林绿化10278.2亩,占省要求完成年度计划7612亩的135%。组织沿线区政府和水务部门对已取缔和正在取缔的废弃码头、泵船点30处实施复绿工作,已完成1053亩。我市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绿化网等媒体刊登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题报道10余篇。

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战役。一是加大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监管力度。组织各区定期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开展安全隐患巡查,并对2018年自查上报的10个问题和生态环境部水源地专项督查交办的58个问题进行重点“回头看”,发现问题立即整治,防止问题死灰复燃。二是划定乡镇水源地保护区。组织各相关区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技术培训,各区已按计划开展乡镇水源地保护区矢量图划定工作。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汉阳等部分区已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初步划定,并报区政府进行审议修订。

十一、企业非法排污整治专项战役。一是开展化工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应急情况专项排查,重点核查沿江1公里内12家化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污许可证申领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以及环境信息公开情况。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完成105家2019年重点涉水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监测工作,督促辖区环保部门对5家超标企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三是按照园区自查、区级排查、市级抽查的机制,开展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园区内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抽查园区企业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

十二、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专项战役。我市103个重点入河排污口(嘉鱼潘湾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非我市入河排污口),按照水利部分类处置原则,已办理销号55个(其中属于支流水体与流入河流之间的控制性涵闸等控制性建筑物有39个,已完成截污治污的有16个);18个混入部分生活污水的雨水口全部制定了整治方案,持续开展雨污分流等各项工作,经综合认定,不予以登记;需完善相关手续的入河排污口有30个已经全部完成,其中完成登记手续的有15个,完成入河排污口设置许可审批手续的有15个。

十三、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专项战役。一是积极开展固体废物排查专项行动。结合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2019”,组织各区对交办我市37个点位,9个信访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开展河湖周边环境第三方调查和“清四乱”回头看,完成长江、汉江、金银湖、东湖、墨水湖等13个河湖的回头看工作,排查新增“四乱”问题300多处,积极推进督办事项完成销号整改。二是推进“清废行动2018”未完成问题的整改。“清废行动2018”交办我市7个问题,其中6个问题已摘牌销号,武汉化工区武惠堤新集码头固废堆场已全部完成,4月通过专家、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验收,5月15日生态环境部督查组现场核查,未提出需整改的意见。三是完成固体废物申报登记。我市产废单位申报危险废物类别涉及31大类,约36.2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4.54吨,医疗废物产生量1.73吨);完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的产废单位共176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约9.7%。四是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整治。对全市582个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推存场所进行排查整治。推进固体废物存量治理,2018年固体废物存量排查发现问题点位136个,2018年整改完成123个,上半年完成6个点位整改,7个点位正在积极整改中。五是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合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共随机抽查51家单位(其中医疗卫生机构50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1家),将检查情况通报各相关部门,并督促指导整改落实。六是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开展2019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明确了考核重点对象和相关工作要求,加大检查督查整改力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部分重点涉危单位的环境管理情况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两轮现场评估工作。

十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战役。一是持续大力推进城镇污水治理全市城镇污水厂除“四厂合一”工程外,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15万吨已完成,日处理能力达到35万吨。汤逊湖污水处理厂正在扩建5万吨,预计年底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新建北湖污水厂,日处理能力80万吨,预计年底开展设备调试。二是向纵深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开展中心城区管网隐患排查,完成了南湖、东湖汇水区管网隐患排查,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排水管网隐患初步筛查。探索初期雨水治理,新建规模25万吨/天的初期雨水处理厂和总长约8公里的东西初雨干线管道,收集与处理南湖区域的初雨,解决初雨面源污染。三是重点监管污泥无害处理处置。目前,全市污泥处置能力1700吨/日以上,总体满足污泥处置需求。2019年1-5月份全市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共产生污泥约24.1万吨,日均1593吨,无害化处置达到100%。四是全力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武汉市纳入省考核对象为4个区的6个建制乡镇,其中已纳入市政污水处理体系1个,提标升级改造5个,截至目前,5个建制乡镇均已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正在进行调试运行,支管网完成占比90%以上。市区联动统筹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破解土地手续办理、技术力量薄弱、进度不平衡三大难题;落实“包保”责任,各新城区成立了污水治理一体化PPP项目领导小组及建设指挥部,实行专班、专人、专职,落实工作。

十五、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专项战役。一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已覆盖1.76万个试点单位(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325个社区、432个行政村,覆盖人口达92.16万户近270万人,单位和社区(行政村)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33.4%和25.6%。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域回收利用率已达29.16%。二是落实无害化处理。2019年上半年,全市9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约22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4座餐厨废弃物处置厂共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餐厨废弃物约15万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100%。三是开展非正规垃圾存放点整治。目前新城区已完成10座简易填埋场修复,其中新洲区4座、蔡甸区5座、黄陂区1座。全市剩余敞口垃圾池2601座,其中黄陂区2541座,新洲区60座,黄陂区正在拟制垃圾池提档升级方案。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达到95%以上。四是加强建筑垃圾利用治理。积极推进弃土消纳处置场地和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建设,全市共建成9座规划建筑弃土消纳场,处置能力合计约为3500万方。规划建设的7个建筑弃料再生材料厂已建成1个,其余6个预计在2019年9月底前全部建成,年综合利用规模100万吨。加强建筑垃圾运输执法力度,查扣违法车辆,强化工地源头管理,发挥智慧指控平台作用,及时处置未密闭运输、污染路面等行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PG电子 雷火电竞 im电竞 体育博彩平台 十大正规买球app 太阳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