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1期(总第58期)
市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11月12日
江城每天待处理泔水将减少两成
市城管执法委要求餐饮单位在餐厨废弃物收运前,剔除收集容器中的杂物杂质;同时推动废弃物产生量较大的餐饮单位,安装三相分离装置。通过狠抓餐厨废弃物分类,实现餐厨废弃物含杂率和含水率的有效降低,以减轻处置压力,保障全市餐厨废弃物全量得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洪山区、江夏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有部分酒店和商业体,先行安装了餐厨废弃物源头减量装置,平均可减量20%。
下一步,市城管委将在全市推广餐厨废弃物源头减量装置,全市有望每天减少100多吨的末端处置量,减轻了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处置压力。
【江城动态】
武汉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武汉已经先行一步,武汉探索建立奖罚分明的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为全国首创。
该办法自正式实施以来,促进了长江、汉江水环境质量的稳定。今年1-8月,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均值均达到Ⅱ类,优于国家考核目标。
长江大保护,首要的就是减少污水入江入湖,推进水污染防治。目前,全市已建立起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框架,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逾350万吨/日。中心城区污水收集干网基本形成,污泥处理能力达到1600吨/日,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以东湖、“三湖三河”(南湖、汤逊湖、北湖,巡司河、黄孝河、机场河)为重点,武汉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促进全市水环境持续改善。今年前6个月,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东湖最大子湖郭郑湖已连续6个月保持Ⅲ类水质。其中今年3月,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Ⅱ类水质,创40年来最好水平。
截至8月底,全市建成区65条污染水体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结合定期水质监测数据,除个别水体少量监测点位个别数据未达标外,已达到消除或基本消除污染目标。从污水直排到给污水出路,城市的水环境日新月异。农田生态循环水网建设等工程设施。同期举办了农业污染源普查与防控技术培训班,2019年53个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县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