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防疫最后一环的汉阳环保人
武汉市汉阳区环境监察大队副队长胡弘
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危废管理负责人李斌
坚守方舱医院,保障医废处置
3月10日晚,随着汉汽方舱最后一锅医疗废弃物现场处理完毕,胡弘终于能长吁一口气。对他而言,近一个月以来一直紧绷的神经和巨大的压力终于有所缓解。
胡弘,汉阳区环境监察大队副队长,疫情爆发以来主要负责辖区2家方舱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工作。由于武汉市各医疗废弃物处置点早已处于满负荷运行,无法额外承担方舱医院的医废处理,只能通过现场安装微波式医疗处理装置。而方舱医院的建设速度比起火神山、雷神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快速解决医废处置设备的请款、购买、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工作,保障辖区方舱医院医废及时安全处置,杜绝二次感染风险,是一项艰巨紧迫的任务。
面对巨大压力,身为党员的他没有选择退缩,迅速进入角色,当即与远在北京的设备厂家取得联系,第一时间敲定合同,敦促厂家迅速发货,并且在方舱现场勘查确定安装位置,协调各方面资源,为设备安装、运行提供水、电、运输工具等必要条件,常常忙至深夜。
▲胡弘(左二)在国博现场敦促运行人员进行现场消杀
由于不管龟北方舱还是国博方舱,几乎是新建了一座医院,相关配套几乎为零,在设备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大到运输卡车、拖车、叉车,小到安装人员和运营人员吃饭、喝水、防护装备,甚至是现场需要螺丝、钉子等都需要他协调解决。有时,设备厂家和现场施工方产生矛盾,导致安装停滞,他又忙着电话协调,以免耽误设备的安装进度。
胡弘说:“那段时间奔波于两个方舱医院医废处理现场,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确实很累,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忙的时候就住办公室,回家也要自我隔离,家里老老小小,大意不得。”
自1月28日开始,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危废管理的负责人李斌已经连续加班加点了一个多月,一心扑在辖区医疗废物处置协调调度工作上。每天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从医物的产生、收集、包装、消毒、运输,最后进行无害化高温焚烧处置,全过程安全监管。
▲李斌(左二)在龙阳医院暂存间检查、调度医废转运情况
▲李斌(右)在长康医院暂存间检查、调度医废转运情况
2月,随着辖区确诊病人、开设床位逐步上升,全区医疗废物产生量大幅增加,再加上医废运转车辆、人手有限,至21日,全区医废暂存间积压达9吨。大量医废若不及时处置,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面对巨大压力,李斌每天奔波于辖区各个医废暂存间,查库存、查消毒、查日处理数;运转车辆不足,通过市局协调、区里自筹,充实各方运输力量,调度运输车辆、协调医废处置点,与各方工作人员对接,协助中转站建设与运管,连续数天,各方联络电话打到深夜,甚至只能休息两个小时,回到家里,他担心身上带有病毒,在家里也坚持自我隔离,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经过连日奋战,医疗机构积压医废清零,医疗废物终于实现日产日清。
虽然疲惫,但他依然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关键时候,舍小家为大家,是我们基层环保人应有的觉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