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博彩

战疫有我 | 让更多人听到武汉环保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0-04-23 10:25 来源: 金沙博彩

让更多人听到武汉环保人的声音

武汉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守岗有责,守岗负责,守岗尽责。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仅是一场全局性的阻击战、也是一场全方位的总体战,更是一场守护全民健康的人民战争。对于武汉环保宣教人,如何和前线奋战的同志同频共振,让更多人看到武汉生态环境人在疫情一线的身影,听到环保人的声音,正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把握“宣传引导和舆情应对”并重,坚持“双线作战”,在无形的疫情宣传战斗中,更凸显出“有声”的重要性。

——环保宣教人的战“疫”情怀

越危难,宣传员越要坚守一线岗位

“要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这里是一线,越是在危难时刻,宣传员越要坚守住岗位。”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显担当,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武汉生态环境铁军义不容辞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中。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生态环境保障工作组的统一部署,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全员参与、主动担责,在支部书记鄢祖海同志的带领下,紧密配合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组,出色完成疫情期间宣传报道的任务。他们纵向联系媒体,横向畅通信息,全天候对接,24小时值守,全面加强疫情期间宣传报道。一个个战疫栏目,时刻与抗疫前线的环保战士同频共振,既鼓舞着战疫士气,又体现了武汉环保人的战疫决心。

“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发声”是他们的坚守。白天,在金银潭医院医废转运现场、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夜晚,微信公众号团队在电脑前一忙就是大半夜,在2月中旬最忙碌最艰苦的那段时间,于海涛、李芳、朱君等同志经常忙到转钟……疫情前期,于海涛身处异地每天承担武汉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日复一日,十几条几万字的内容编写、收集、整合、校对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3月初,于海涛返回武汉后,多次深入医院、医废处置现场采访报道。

▲鄢祖海在江夏第一人民医院

▲于海涛在武汉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中央、省、市等各类媒体上刊发的涉及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抗击疫情稿件406篇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环境报等媒体在主要栏目(版面)予以报道。 金沙博彩微信公众号精心策划战“疫”日记、一图一故事、战“疫”青春、战“疫”有我、战“疫”先锋、复产复工进行时、感恩有你等栏目,刊发抗击疫情稿件共457篇,武汉生态环境政务微信公众号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副省级、地市级城市排名中多次名列前茅,反响很大。

“逆行”担使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回山东老家过年的杨海垚每天通过各种途径关注着疫情消息。2月7日,刚满14天居家隔离期的他立即向所在地社区提出返回武汉申请。2月8日,在申请获得批准的当天他就独自驾车出发,踏上“逆行”之旅。从山东到湖北,一路是大雾天气,有的路段能见度不到50米,经过十几个小时、行驶超过1000公里路程,2月9日,杨海垚从山东省淄博市,克服交通封锁等困难,抵达武汉已经是深夜。他把车子停在路边,才顾上看一眼手机上的信息。“到哪里了?别太累,不行就在路上休息下”,是母亲发来的短信。看到这条信息,他眼上已经有些模糊,回复道,“妈,您放心,不要紧。我已经到了,您在家也多注意身体。”发完信息以后他马上向单位、街道汇报了自己的行程,并表示立刻可以投入“战斗”。

2月10日,杨海垚正式加入综合协调组,随着新闻宣传工作和舆情应对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显,2月22日,新闻宣传与舆情应对组正式成立,他也作为其中一员;3月份他又加入到政务值班组;虽然如此,“分工不分家”,他一面承担着各专项工作组的任务,一面积极充当支部下沉社区工作人员和后勤保障组、下沉社区服务组的纽带——填写报表、领取物资、办理通行证,不懂的就仔细询问,一趟办不成的就多跑几趟。他说,“‘内勤’‘外宣’都同样重要,我们在‘后方’,更要多用行动支援‘前线’,把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写在战‘疫’阵地。”

▲2月10日,杨海垚刚从远在千里的山东赶回武汉,就投身到抗“疫”战线

脸上的“武汉印迹”

“耳朵很疼,脸也很疼,脚也磨破了。但是听到居民们的道谢声时,真的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宣教中心下沉干部吕恩的心里话。忙碌一天的他脱下口罩,脸颊上深深的口罩印痕清晰可见,他却依然笑呵呵的,还给这些痕迹取名叫“武汉印迹”……

接到驻守社区任务后,重感冒刚刚好的吕恩第一时间参加了社区下沉工作。消杀、值守、巡查、送菜、买药……同时为保障中心工作的有序推进,他常常利用午餐和下班后的间隙,处理单位的日常事务,上报相关材料和表格,把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一项规定都执行得落地生效。下沉以来,吕恩“身兼数职”,忙成了陀螺,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社区、物业、志愿者、同事并肩织就疫情“防护网”。

▲2月22日,经历风吹日晒,口罩绑带在下沉值守汤山社区的吕恩脸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防控宣传“两不误”

为方便下沉社区,金宪琦同志自购电瓶车,多次往返龙阳街汤山社区做好疫情排查、宣传、防控等工作。发挥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的优势,做好防疫宣传,一栋一栋楼过,一个楼层一个楼层往上爬,一家一家走访,不厌其烦地为居民释疑解惑、宣传防疫注意事项,并积极劝返群众在家防疫,做到不出门,不串户。

得知社区防护物资紧缺,他多方筹集资源,在局统一安排下,为社区送去医用口罩100个、一次性手套100副、防护服10套和消毒液10升,并自掏腰包为社区捐赠500余元的水果及蔬菜若干。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武汉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物资抵达,他主动承担苦力活,充当“搬运工”,自下沉社区以来,他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始终维持在前三名的位置,他打趣道,自己也是朋友圈的运动冠军,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

▲金宪琦(右一)为居民提供帮助

岗位行责,微光也暖

王彬彬离岗不离“线”,创作《逆行者:守护最后一道防线》,致敬武汉生态环保人;主动对接环保大使,编辑环保大使战疫风采录,邀请王霜和陆鸣老师录制加油视频,给武汉人加油打气;协调各方落实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

▲王彬彬创作、武汉环保大使杨建朗诵的《逆行者:守护最后一道防线》在“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公众号发布

樊巍在母亲离世的艰难时刻仍然坚守岗位,精心编辑三期《武汉生态环境》抗疫战疫专刊,同时在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和宣讲家网等党媒发表《赤胆忠心话担当》等抗疫专题理论文章12篇,其中《“双清零”来之不易》、《战疫情再接再厉》、《让党旗在生态环保抗疫一线迎风飘扬》等3篇直接论述了武汉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坚守“两个阵地”兼顾“两条战线”不惧“两线作战”的英勇事迹和成功经验,获得中央媒体与首都媒体的认同与肯定。

▲樊巍撰写的文章在人民网发布

丁大明同志在独自一人带孩子,分身乏术的情况下坚持返岗保障后勤,解除同事的生活后顾之忧,深夜赴社区协调同事家属的生活保障。同时充当后勤服务宣传员的角色,用心拍摄记录物业公司员工免费为职工理发、食堂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用餐的感人瞬间。

▲图中右一为丁大明

秦卉就近下沉江夏区纸坊街复江道社区,协助社区做好人员摸排、测量体温、消毒消杀等工作。

▲秦卉就近下沉江夏区纸坊街复江道社区

新入职的90后王琦珣和朱君,分别在安徽芜湖、湖北利川居住地就近下沉,24小时待命充当“人工检索器”、“信息采集员”,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供领导决策。返回武汉后配合综合协调组,整理编辑市生态环境系统抗疫大事记。

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组的余洋,年幼的孩子生病无人照料,他带着心疼和愧疚深入多个医废处置现场进行采访协调、搬运物资、拍摄记录素材。

▲余洋在江夏第一人民医院采访

甘卫民作为一名老驾驶员,严格做好车辆管理,竭力保障用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疫情期间不只有传奇,更多的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平凡人,但他们从未停歇,都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都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战役增添一份力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皇冠体育 网赌平台 威尼斯人博彩 澳门博彩平台 世界杯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