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1074791/2020-33555 | 分     类: | 统计 |
---|---|---|---|
发布机构: | 澳门金沙娱乐城 | 成文日期: | 2018-11-28 09:02 |
文   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8-11-28 09:02 |
效力状态: | 有效 |
2018年武汉市建成区昼间和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6.4分贝和49.6分贝,建成区昼间和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一般。2018年武汉市新城区昼间和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53.9分贝和46.2分贝,新城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一般。与上一次监测结果相比,全市昼间、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一)建成区
1、昼间
建成区昼间声环境质量好和较好(≤55.0分贝)的区域面积224平方公里,占监测总面积的49.7%。各行政区中,江岸区、硚口区、汉阳区、洪山区以及江夏区(建成区部分)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东西湖区(建成区部分)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差,其它行政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4a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率最高,为83.3%,1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率最低,为39.4%。建成区昼间生活噪声源占比65.0%,是影响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噪声声源百分比按降序排列为:生活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和其他噪声。
2、夜间
建成区夜间声环境质量好和较好(≤45.0分贝)的区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占监测总面积的24.4%。各行政区中,洪山区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江汉区、青山区、江夏区(建成区部分)、东湖风景区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差,东西湖区(建成区部分)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差。4a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率最高,为75.0%,1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率最低,为33.3%。建成区夜间生活噪声源占比66.5%,是影响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噪声声源百分比按降序排列为:生活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和其他噪声。
(二)新城区
1、昼间
新城区昼间声环境质量好和较好(≤55.0分贝)的区域面积37.15平方公里,占监测总面积的63.6%。各行政区中,蔡甸区、江夏区(非建成区部分)、黄陂区和新洲区的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武汉开发区(原汉南区部分)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东西湖区(非建成区部分)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差。3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率最高,为94.1%;1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达标率最低,为80.0%。新城区昼间生活噪声源占比65.9%,是影响新城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噪声声源百分比按降序排列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其他噪声。
2、夜间
新城区夜间声环境质量好和较好(≤45.0分贝)的区域面积28.94平方公里,占监测总面积的49.5%。各行政区中,黄陂区、新洲区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东西湖区(非建成区部分)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差,其它新城区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3类声环境功能区点位达标率最高,为94.1%;1类声环境功能区点位达标率最低,为40%。新城区夜间生活噪声源占比66.7%,是影响新城区夜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噪声声源百分比按降序排列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其他噪声。